誰的“關公牌”?湖北關公坊商標之爭起底
來源:綿陽圣興卓越知識產(chǎn)權代理有限公司 發(fā)布時間:2013年07月11日 查看次數(shù):959
湖北稻花香集團重磅打造的白酒子品牌“關公坊”,正陷入一場懸而未決的官司中。
關公坊,是稻花香攻占白酒中檔市場的“利器”,在去年稻花香酒業(yè)的整體營收中,占比已不小。
本報記者從多個渠道了解到,在正式被納入湖北稻花香集團之前,關公牌商標屬于山西關公酒業(yè)有限公司,從2004年起,經(jīng)過兩度流轉后,目前被法院判定為稻花香集團所有。而山西關公酒業(yè)則認為流轉違規(guī),以涉嫌合同詐騙范圍為由向公安機關舉報。山西關公酒業(yè)所在地,山西省運城市稷山縣公安局以涉嫌合同詐騙犯罪為由,將稻花香集團副董事長鄧軍抓捕,羈押至今。
本報記者向稻花香集團有關負責人求證,其并未予以否認,但對于相關細節(jié),其稱不便透露。
昔日“戰(zhàn)友”
將湖北關公坊告上法庭,是山西關公酒業(yè),雙方曾是“親密的戰(zhàn)友”。
公開資料顯示,山西關公酒業(yè)位于山西省運城市,成立于上世紀80年代,其注冊資本67萬元,由當?shù)貒鵂I酒廠改制而來,屬當?shù)乩献痔柧破。在酒廠改制之初,公司就擁有“關公牌”酒類商標。
2002年,白酒行業(yè)發(fā)展提速,在全國范圍內,取名為“關公”或與“關公”字樣有關的小型酒廠不在少數(shù)。在湖北省宜昌市,稻花香集團也在謀求新品牌的開拓。當年2月,沿用集團慣有的股份制企業(yè)方式,稻花香酒業(yè)部分管理層和企業(yè)外投資者約10個人,以個人股東出資的方式,并購當陽關公酒廠,成立宜昌市關公坊酒業(yè)有限公司(簡稱“宜昌關公坊”),開始生產(chǎn)“關公坊”牌白酒。
當年11月,宜昌關公坊向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申請注冊“關公坊”酒類商標。但商標局兩次駁回公司的商標注冊申請,其給出的理由是:“關公坊”商標與山西關公酒業(yè)有限公司的“關公牌”商標在類似商品上構成近似。
此時的山西關公酒業(yè)則因經(jīng)營不善,瀕臨破產(chǎn)。為了掃清這層商標上的“障礙”,2003年10月,時任宜昌關公坊董事長的鄧軍代表公司與山西關公酒業(yè)簽訂《合資合同》,擬依約共同建立公司,開發(fā)“關公牌”系列白酒。為了更系統(tǒng)的使用關公系列商標,宜昌關公坊還收購了一些在宜昌當?shù)氐年P公系列副品牌,包括“關公義”、“關公家宴”等。
“當時白酒生產(chǎn)資質很難申請,此后一年多,上述合資合同都沒有履行!庇兄槿耸拷榻B,直到第二年11月,宜昌關公坊、湖北稻花香酒業(yè)股份有限公司、山西關公共同設立宜昌關公酒業(yè)有限公司(簡稱“合資公司”)。其中,山西關公以“關公牌”商標作價100萬元占股10%。根據(jù)合資公司章程約定,由合資公司每年向山西關公支付20萬元保底分紅。鄧軍擔任董事長,山西關公法定代表人王文東則任副董事長。隨后,山西關公的“關公牌”商標被過戶給合資公司。
然而,合資公司成立后仍未解決掉白酒生產(chǎn)許可證的問題,為了保證山西關公酒業(yè)的利益,合資公司決定授權宜昌關公坊使用“關公牌”商標,生產(chǎn)銷售白酒。作為置換條件之一,2004年起,湖北關公坊開始向山西關公支付每年20萬元保底分紅。至2011年元月,湖北關公坊向山西關公累計支付7年共140萬元保底分紅。
2006年4月,經(jīng)過工商登記變更,合資公司的股東方之一宜昌關公坊更名為湖北關公坊酒業(yè)股份有限公司(簡稱“湖北關公坊”)。2007年3月,合資公司為湖北關公坊提供了連帶責任擔保。
湖北關公坊與稻花香集團的關系是,自己獨立核算,在財務方面與集團完全分開,稻花香集團則是其管理機構。
商標“流轉”前后
理順了合作模式后,稻花香集團開始力推關公坊品牌。
“無論是廣告宣傳,還是渠道建設等方面,集團將關公坊和其他品牌打包,作為集團另一重點品牌開發(fā)、推廣!币唤咏净ㄏ慵瘓F人士也透露,每年,稻花香在關公坊品牌方面的資金和品牌宣傳等方面的投入,并不比稻花香品牌少。
湖北本地一酒業(yè)人士也指出,與稻花香品牌全省網(wǎng)絡布點的渠道方式不同,關公坊品牌是從區(qū)域市場做起來的。也就是說,初期的關公坊主要集中在宜昌及周邊城市,直到2007年左右,才開始向武漢市場進軍。
公司官網(wǎng)顯示,2007年,關公坊逐一突破武漢外圍市場,曲線推進,依靠“金網(wǎng)工程”、“武漢片區(qū)化”、“強化終端網(wǎng)絡”的持續(xù)運作,2011年,在武漢銷售收入突破8億元。
上述知情人士指出,最初每年營收只有兩三千萬元。到2012年底,公司固定資產(chǎn)已達1.5億元,在冊員工2000多人。2012年,湖北關公坊銷售收入18億元,同比增幅44.15%,銷售回款同比增長36.8%。
不過,這個逐步增長的攤子在利潤方面的回報卻并不如預期,“此前的經(jīng)營一直不理想。”稻花香集團一內部人士指出,白酒利潤雖然比較高,但關公坊系列產(chǎn)品定位在每瓶10-60元的中低端產(chǎn)品,部分產(chǎn)品虧損,部分產(chǎn)品可盈利,其凈利潤約為1%-3%。在2012年之前,一直處于虧損經(jīng)營。盡管如此,湖北關公坊仍然按照合同支付山西關公酒業(yè)王文東每年度保底分紅20萬元,長達7年之久。
但在山西關公酒業(yè)一張姓負責人對本報表示,合資公司無生產(chǎn)經(jīng)營,公司擁有的“關公牌”商標只能以授權方式被股東方即湖北關公坊使用,山西關公酒業(yè)在合資公司的股權收益換來的只是每年20萬元的年底分紅。與此形成對比的是,湖北關公坊的規(guī)模則逐年壯大。這種對比,被山西關公酒業(yè)視為,湖北關公坊刻意將原可屬于合資公司的收益,轉給湖北關公坊。
有鑒于此,2011年起,山西關公酒業(yè)拒絕領取年度分紅,并提出新的分紅要求。
值得一提的是,2003年10月,宜昌關公坊與山西關公簽訂的《合資合同》的內容基本與現(xiàn)在合資公司中公司章程一致,“而合資合同里的內容也一直未能履行”,上述內部人士指出,2011年8月,湖北關公坊向法院起訴,要求解除《合資合同》等相關文件。經(jīng)司法程序,宜昌市中級人民法院終審判決解除上述《合資合同》等相關文件。
當月,稻花香集團還因湖北關公坊未能及時支付分攤費用及違約金,也將后者告上法庭,要求支付分攤費用及違約金2500萬元,并要求擔保方合資公司承擔連帶擔保責任。
記者了解到,該案由法院下達民事調解書,合資公司以“關公牌”系列注冊商標抵債。2012年2月,法院在執(zhí)行程序中下達強制執(zhí)行裁定,將“關公牌”系列商標過戶至稻花香集團名下。隨后,國家商標局辦理了過戶手續(xù)。
面對這種結局,山西關公酒業(yè)再度反擊,去年1月,山西關公酒業(yè)在當?shù)叵蛏轿鬟\城市稷山縣法院起訴,要求稻花香集團及合資公司等返還“關公牌”商標。但稻花香集團和湖北關公坊分別向稷山縣法院提出管轄異議!澳壳按税副粩R置。”
在這種局面下,2013年4月6日,稷山縣公安局以涉嫌合同詐騙犯罪為由,對鄧軍實施抓捕,羈押至今。而這場糾紛該如何走下去,目前還不得而知 來源:21世紀經(jīng)濟報道
相關文章
|